找到相关内容151篇,用时16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时代的呼喊——简述太虚大师人生佛教提出的时代背景

    禅、净等  亦疏虚渺之僻习,且已无旧宗门之可循求哉!  在修行实践方面来看,太虚大师所赞叹的中国佛教的“重行’’的特质,也发展到极端而演变成了一种弊病。如他在《天台教义与中国佛学》这篇文章中说:  ...被劫  于西洋之科学侵略,门户洞开,藩篱尽撤。  太虚大师二生可说是生逢乱世。国内有亡清之革命、民初军阀混战、北伐战争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等相继不断;国际则爆发两次世界大战。太虚大师面对这样的情形,...

    释通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4267807.html
  • 天台智者教判思想之研究——以《法华玄义》为主

    智者着,《念处》卷二、,大正藏第四十六册。  17 隋.智者着,《教义》,大正藏第四十六册。  18 隋.灌顶着,《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》,大正藏第五十册。  20 隋.灌顶着,《天台八教大意》,...作为研究的主轴,具体的契入,成为一个横向面与纵向面的义理剖悉与开展的话,必能于是中掌握且透析到佛教教义的全体精华与精神。  本论文针对诠释五时八教的教判思想为研究主题,特别是以智者诠释教观思想的重要...

    施凯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0470499.html
  • 关于鉴真东渡二题

    摩诃止观》、《法华玄义》、《法华文句》、《教义》、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、《行法华忏法》、《小止观》、《六妙门》。此外还有梁宝唱《比丘尼传》、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等。   鉴真到日本后受到圣武上皇、...所学及到日本后所传授的律学主要为唐代道宣的分律南山律宗,被日本律宗奉为初祖。   关键词:鉴真东渡;邀请动机;律宗传承世系;日本律宗   中图分类号:D829.313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974868.html
  • 天台一心三观与三谛思想之研究(兼论藏、通、别教之三观三谛)

    二、“次第三观”意境描述56   三、别教义61   、次第三观证中道无住涅盘63   五、六即64   第五节 圆教一心三观71   一、“一心三观”义71   二、“一心三观”义理...教行录》,明石芝沙门宗晓编,(T46)。   19《教义》,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,(T46)。   20《佛祖统纪》,宋景定明东湖沙门志盘撰,(T49)。   21《妙法莲华经文句》,...

    曾荣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35381710.html
  • 普钦法师

    五台、礼觐文殊。后承方德三居士资助,去江南参学,朝普陀、礼九华、去宁波拜阿育王舍利塔;从谛闲老和尚学天台教义,受太虚大师器重,入闽南佛学院深造。后去福建鼓山参虚云老和尚,直至上海浦东第会寺、龙华寺、...、白、花各教派无上密法灌顶,证得许多殊胜果位。1945年农历2月去四川通江县大河坝讲经,组织开发圆顶山茅蓬。在通江、南江、巴中三县弘法前后年,1947年在巴中县成立中国佛教会四川省分会巴中支会,...

    恩威文化网

    |普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8/0741315193.html
  •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:和谐社会从心开始

    [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,《大正藏》第47-502页。]《增一阿含经》云:“谓一切法者只是一法。何等为一法?心是一法,出一切法也。”[《教义》,《大正藏》第46-767页。]《华严经》亦云:“若人欲了...水晶宫和琉璃大地。[“譬如一江,约众生分别则成境。饿鬼谓为脓血,鱼等畜生谓为住处,人谓为水,天谓是地。随所分别各成一境。若境是实,应互相妨,不应一处一时并成境。当知皆是意识分别所作。”《摄大乘论》...

    净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85439195.html
  • 《成佛之道》与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之比观

    弥陀外,一时讲习者亦禅之《楞严》,净之《弥陀疏钞》,及天台《法华》与《教义》。或贤首《五教仪》,附《相宗八要》而已。经律论古疏早多散失。保之大藏者,亦徒资供奉,或翻阅以种善根耳。空疏、(4)陋之既极,唯仗沿习风俗以支持。(《广论·序》)又说:“(汉传佛教)仅存零的念弥陀名号之势。幻人法师(印光法师曾与之论辩者)以‘昔玄奘携所取经,过河落水,晒河岸上,被一龟食尽,今只存阿弥陀佛字’讥之。”(5)“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5639492.html
  • 永明延寿易佛会通思想研究

    a。   [9] 《摩诃止观》卷第六上,《大正藏》册46,页77b。   [10] 《续高僧传·慧思传》,〔唐〕道宣撰,卷第十七,《大正藏》册50,页563b。   [11] 《教义》,〔隋〕智顗撰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3841479.html
  • 佛教“会通”“和会”释义

    538-597)在“五时八教”的化法教中,就有:藏、通、别、圆教。智顗《教义》释“通教”说:“通者,同也。三乘同禀,故名为通。此教明因缘即空,无生真谛理。是摩诃衍之初门也。正为菩萨,傍通二乘。”...二乘作佛。  智顗《妙法莲华经文句》云:“此经会通诸教。”(T34.87c)在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中又说:“结集经者,集为二藏也。依经判教,厥致云尔。今之教与达摩二藏会通云何?彼自云要而摄之,略唯二种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0246837.html
  • 佛典语言的诠释学问题──以观诠教的建构

    功能性的门 101  第伍章、建构“以观诠教”的原则(Ⅲ)──从教相判释论佛典语言的对机实践性 104  第一节、教义差异之0所以与教相判释之必要 104  一、教义差异之所以 104  二、教相判释... 法云,《法华经义记》,T33   智顗,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,T46  智顗,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,T33  智顗,《妙法莲华经文句》,T34  智顗,《摩诃止观》,T46  智顗,《教义》,T...

    王兴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3755228.html